当前位置:首页  >  象雄文明   >  文化艺术

传承1.png

首届象雄文化发展协会会员大会2005年7月10日在拉萨举行


从大量藏汉文史书及人们的研究成果来看,西藏西部的阿里一带曾经出现过繁荣昌盛的文明古国——象雄。藏文史书《玛法木错历史》、《本教源流》等都有关于象雄的详细资料。《本教源流》称象雄分为三部分:里象雄、中象雄、外象雄,在藏语里分别叫做象雄普巴、象雄把尔巴、象雄果巴。象雄普巴指的是冈仁波齐、玛旁雍错一带,这里有象雄故都“琼隆威卡尔”等重要遗址;象雄把尔巴则在大果、雍惹一带(即今那曲地区文部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而象雄果巴则以藏东琼波孜珠(峰)为中心的大片土地,包括松巴静雪(现青海上部地区)。据史料记载,象雄国曾先后被18位“迦汝”王等众多国王统治,拥有众多城镇、部落,传说其最后的都城叫“穹隆银城”。


  而且,象雄是雍仲本教的发祥地,古象雄文明的故乡。有学者认为,“象雄文化是西藏的根基文化,是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明”,并早于吐蕃与唐朝建立关系。


  随着吐蕃逐渐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纪时,彻底征服了象雄。从那时起,象雄王国和文化就突然消失了,其文字文献、宫殿遗址等至今无从考证。象雄王国神秘的消亡留下了诸如“古格王国” 等许多待揭之谜。


  如今,在阿里当地,还有格隆·丹增旺扎、雄·嘎玛坚赞等象雄后人在为发掘、保护象雄文化不遗余力地奔忙着,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先行者和精神导师是20世纪阿里“三部”一带德高望重的文化名人和整个本教界很有威望的高僧大德嘎加琼珠。

传承2.png

丹增旺扎亲笔写给爱徒雄嘎·玛坚参的推荐信

传承3.png 

象雄文化丛书首发式在阿里狮泉河举行

 

    嘎加琼珠创办琼隆欧嘎寺

 

  嘎加琼珠(1897—1956),全名叫嘎加琼珠·吉美南喀多吉,他的家乡在霍尔措三十九族地区。

 

  霍尔措三十九族位于西藏东北部。东以类乌齐县、昌都县为界,南与洛隆、边坝、嘉黎三县交界,西部至那曲县、安多县境,北与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囊谦县接壤。其面积从东到西大致为12个马站的里程,从南到北骑马需走5至6天。

 

  嘎加琼珠于1897年出生在(今那曲地区巴青县)原三十九族“措堆”地区的头人——霍尔伦布嘎加家中,父亲叫嘎加·丹达,是个当地很有名望的富户首领。受其影响,嘎加琼珠自小表现得聪慧、敏锐,人们称他为“嘎加孜巴”,意思是嘎加家的历算师,他的老师喜欢说:“要问我的算术如何,看看我的徒弟便知。”他的家族对他也是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成长中的嘎加琼珠逐渐向人们展示了自己性格中的特殊一面,最终离家族的愿望越来越远了。

 

  有一次,父亲派他到部落里的贫困户中收账,那是些可能几辈子都无法偿还的陈年旧账,看到自己家里的生活应有尽有,而有的贫困牧户家庭却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但还要向他们要账,嘎加琼珠的内心产生了深深的矛盾和痛苦。一不做,二不休,他狠下心来,干脆把父母手记的百姓欠账本一把火烧掉,回去“交差”。面对父亲的盛怒和责问,他说:“就算这是我作为嘎加家的长子所应得的那份财产,从今往后,我不会拿走家里的一针一线。”性格暴烈的父亲最终拿他没有办法。

 

  嘎加家是当地的富裕户。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也在为嘎加琼珠的婚姻大事悄悄做着准备。对此,嘎加琼珠的态度是:不合作。为了试探他的决心,老师曾这样问他:“小伙子,你也年纪不小了,你打算怎么过此一生?是打算像你的祖父才旦扎巴,父亲索朗丹达(那样)做一个率性而勇敢的男子汉,给自己的家族和亲人带来福祉,造福一方的乡邻百姓,使你的美名传四方吗?即使做不到这样,是否想做一个本地区合格的头领,尽心地努力,使前辈的英名不致辱没?”嘎加琼珠回答说:“儿不敌先父的后尘实乃羞愧事,(但对于我来讲),无须提起父辈,谁是我的父亲我还不清楚呢!倘知道父名或许能赶上。如果说霍尔伦嘎加是我的父亲,做得像他那样并非难事。或许做得比他好一点,我还有这点自信心。但是,佛经上说:根本上师是我恩重的父亲,(假如是那样),要赶上喇嘛上师的水准,我是怎么也不可能达到啊,(因此)就请老师您给我指明正确的道路吧!”以此表明了自己出家为僧的决心。

 

  一旦深思熟虑后,他又上门请教老师,他说:我想到朗钦锦日(四川峨眉山)、康德格或堆阿里去修行,您认为去哪里好呢?老师回答说:个人修行最好去峨眉山,如果是为了利益众生,最好到阿里去,因为阿里是我们本教文化的发祥地,现在很多人因愚昧生障,对本教文化持有偏见,为了向信徒诸人宣扬本教真义,去阿里比较好。

 

  这样,1927年,嘎加琼珠活佛终于从藏北故乡跋山涉水来到象雄文明的发祥地——阿里。之前,他曾到过印度、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广大地区,改变了那里杀牲祭祀的落后习俗。当他来到象雄古都——琼隆后,阿里当地人民希望他留下来,并奉献了一块建寺和放生的领地给他,请求他在当地建寺弘法。

 

  从此,嘎加琼珠在阿里创办了琼隆威卡尔寺,广收门徒,弘扬教法,留下了《藏医原理》、《正字法与诗学》等大量著述,并最终使“琼隆威卡尔”成为重振象雄文明的重要阵地,在西部阿里树起一面保护、弘扬象雄文明的大旗,并成为其旗手。

 

  阿里的“比丘长老”丹增旺扎:

 

  时间过去了27年,仿佛冥冥中得到召唤,传承嘎加琼珠衣钵的丹增旺扎也来到阿里。

传承4.png

阿里地区藏医院门诊楼

  他在从自己的家乡——藏北巴青草原徒步前往阿里朝圣的途中,曾在后藏的门日寺、热拉雍仲寺逗留数月,谢绝了这些本教寺院的多次挽留,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西行的路途。


  这个来阿里参加马年转山活动的年轻僧人在这里见到了后来改变他一生的上师嘎加琼珠。他俩不但是同乡,而且都是有着共同的信仰和追求的文僧。丹增旺扎后来说过:我是一个云游四方、浪迹天涯的苦行僧,如果不是碰上嘎加琼珠,我打算一辈子在深山野岭里修行,不会呆在寺院里。


  可以说,正是嘎加琼珠让那颗年轻的心归于平静……


  那时候的嘎加琼珠已经走近人生的暮年,可谓功成名就。但是,他仍然拖着病体亲自带着丹增旺扎到印度等地,用当地比较先进的石印技术印刷出版了宁玛、噶举、本波等各教派的典籍和历书,并在临终前将自己长期以来筹划出版的《本教大藏经》等及其他许多未竟的事业托付给丹增旺扎。从此以后,丹增旺扎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阿里人,发愿继承先师遗志,将发掘和保护阿里文化、象雄文明视为自己奋斗一生的目标。


  一个“象雄文化奇才”就这样在阿里的土地上成长起来了。


  1962年,丹增旺扎参加工作;从1972年起,丹增旺扎白天医治病患,夜晚炼制藏药,并着手系统地抢救濒临失传的象雄文明;

    1977年,他亲笔编著五部藏医基础教材,培养当地医药人才;

    1983年,(经过两代人的努力),挖掘、整理、出版《本教源流》上下册,恢复藏药水银洗炼法;

    1984年,他负责组建地区藏医院,出版《阿里历书》,倾全力支持维修78座当地寺庙、神殿;

    1985年起,他连续主持六届阿里藏医训练班(后来,阿里当地人都说,“文化大革命”前的大多数乡村藏医是嘎加琼珠活佛的弟子,而“文革”后的乡村医生几乎都是丹增旺扎的学生);

    1995年,地区藏医院与瑞士阿里三部协会合作建立冈底斯藏医学校并亲自担任校长,设学校、门诊、药厂等,先后培养6年制学徒87人;

    2002年,他们创办《象雄文化》年刊,着手整理、出版《象雄古籍系列丛书》;他个人先后撰写、出版《阿里历史宝典》、《神山圣湖介绍》等书,培养了300多名医学、天文学、藏学、民族宗教方面的学生。

  长期以来,他将自己平时节省的工资和信教群众供奉的布施,以及享受的国务院政府津贴等270多万元无偿捐给了阿里地区的卫生教育事业、救灾及扶贫项目,他说:“国家和群众给我的,我要全部还给国家和群众”。

传承5.png

协会工作人员向国家级专家、原中国科协副主席强巴赤列敬献象雄文化书籍


    他的学生嘎玛坚参听人说过,“文革”中造反派给这位从5岁开始吃斋的僧人嘴里硬塞野驴肉,而格隆·丹增旺扎对此却很淡然,他说,“文革”损坏文物这点不好,但是“文化大革命”就像是对人的一场考试,考验人的综合素质,这样的一种经历,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心灵的磨炼,未必没有好处。


  1998年,冈底斯藏医学校开设达钦门诊部。国外投资方希望门诊收费。这样的要求应当说再正当不过。可是格隆·丹增旺扎却反对这点。他说,冈底斯雪山附近外地来的朝佛群众很多,如果看病收费,很多人可能因无力求医而延误病情,只要自己还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就不能收群众的一分钱药费。并且他还要创造条件,在他以后离开这里的10年内,仍保证免费收治病人。国外投资方最终对格隆老人的这番表白表示理解,仅此一项,每年无偿支出各种药费5万多元。


  阿里人民亲切地称他为“弥格隆”,意为比丘长者。他主持的古如江寺珍藏大量藏文典籍,是阿里当地“讲修俱全”的著名寺庙,他还担任地区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主席、地区藏医院院长等重要职务,为发展阿里的文化卫生事业继续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师徒创办象雄文化发展协会


  经过几代“象雄人”的努力和付出,一个旨在对“象雄的历史文化、手工艺术、民风民俗等领域进行研究、保护、抢救、发掘、继承、传播和开发”工作的民间团体——阿里象雄文化发展协会于2005年4月成立,更多的人认识了该协会的核心人物格隆·丹增旺扎和他的学生雄·嘎玛坚参。


  当我们在拉萨第一次见到嘎玛坚参时,他开着一辆轰轰作响的“北京”越野吉普满大街跑,说他是司机像,说他是学者、摄影师很多人可能不相信。但是,作为阿里地区藏医院的业务骨干和西藏和平解放后象雄文明的第3代传人,羽翼渐丰的嘎玛坚参已经被丹增旺扎推到台前,主持协会的日常工作。


  20年前,嘎玛坚参从阿里地区措勤县完全小学毕业考入阿里地区中学,他在狮泉河得了一场病,经常晕倒在课堂上,无法继续学业。心急如焚的父母把他送到地区藏医院,请求格隆·丹增旺扎为儿子诊治疾病。格隆·丹增旺扎仔细地询问了他的病情,开了几剂方子,他的病情迅速有了改善。


  丹增旺扎看到嘎玛坚参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就问他愿不愿意边治疗边在他门下学习藏族传统文化。嘎玛坚参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爽快地答应跟老师学习文化。从此以后,师徒2人相依为命,嘎玛坚参在老师门下系统地学习了藏医、历算、声明、诗歌、历史等课程,对古老的象雄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几年后,先生送他到西藏藏医学院进修。嘎玛坚参说,虽然以前我在先生跟前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先生的言传身教。但是在来到拉萨以前,我只能算是井底之蛙。在拉萨的两年学习生活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看到了外面的广阔世界。我记得藏医学院的学生们非常喜欢辩论,每当这时,有的阿里来的学生都不敢承认自己是阿里人,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出来,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但是,老话说的好,真理越辩越明,通过和学生、老师的接触,我越来越懂得了象雄文明在西藏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觉得自己重新认识了恩师,他是那样的“智”高无上,那样的独一无二,我从内心里为此觉得骄傲和自豪。在回到阿里后,我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象雄的“雄”字,表示不忘故乡的养育之恩,力争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事情的想法。

传承7.png

丹增旺扎正在亲自为患者配药

传承8.png 

丹增旺扎与徒弟雄·嘎玛坚参在阿里共同进行象雄文化古迹考察


  的确,先生的为人和教诲对雄·嘎玛坚参的成长显然起到重要的作用。先生喜欢说“一个人可以拿取,但不能讨要。”做什么事情都要以自己为立足点,不能指望别人的同情和施舍;先生喜欢说:“有知识的人不会爱钱财,但是钱财喜欢有知识的人。”嘎玛坚参承认:“在继承、保护象雄文化等方面,虽然各自的工作侧重点不同,但我和先生之间没有任何矛盾和不快,因为我的认识正是来源于先生的长期教化。”正因为先生有渊博的学识和高风亮节的品格,嘎玛坚参将他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和最有力的支持者。先生经常说:“只要你们好好干,不用担心,背后有我呢!”他不仅说到,而且做到。在2003年创办《象雄文化》年刊时,先生一次性给了1万元的资助,后来又追加了1万元的捐款。


  尽管如此,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嘎玛坚参深感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如何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大家共同努力发展象雄文化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课题。他向先生提出能不能成立一个象雄文化发展协会,集聚各方力量,形成团体优势。先生问他有这个必要吗?嘎玛坚参就把自己的想法向先生讲了出来。先生想了想说,那好吧,要办就办一个真正为象雄文化做事的协会,而不要满足于做表面文章,弄个空架子。于是他们立即行动,在2005年4月,阿里象雄文化发展协会经民政部门批准正式成立。


  在协会成立前后,嘎玛坚参开着他的“象雄文化”号吉普车,到阿里各地调查象雄文化保护现状。他的笔记本上至今还有这样一行文字:“为东嘎、古格、巴尔宗等地的寺院香灯师各捐款100元,鼓励保护文化古迹。”他认为,在阿里,当务之急是保护现有的文物古迹。因为象雄文化深邃博大,现在的人或许无法解释和理解其中的很多疑团,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今后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考古人员前来阿里破解象雄之谜,而在这之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是保护和留存现有的历史古迹。

传承9.png 

与瑞士合作创办的冈底斯山藏医学校

传承10.png 

活佛主持的阿里古如江寺

    作为历史文化保护的成果之一,他们于2004年10月15日,在阿里地区所在地狮泉河镇举行《象雄文化系列丛书》首发仪式,推出《象雄文化》、《嘎加琼珠诗传》等书。同时举办的“象雄文化遗址摄影展”也吸引了大量当地人士和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宾客前来观看。展览开幕之际,先生为自己的爱徒破例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


  “此次展览的摄影、电脑制作者雄·嘎玛坚参,出生于1972年12月7日,他从1985年3月起在本人门下学习了藏文化10大学科为主的各门学科,特别是对藏医学科进行了系统的研习。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电脑知识和现代摄影技术。截至目前,他走遍西藏大半个地区,拍摄了近万张各种题材的片子。他现任《象雄文化》古籍丛书、期刊、《阿里历书》、《阿里藏医志》的常务副主编,是阿里地区藏医院的业务骨干之一。望该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逐渐成为国家和人民的有用之才。”


  协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05年7月10日在拉萨召开,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永仲嘎瓦、曲加、次仁、才让太、强巴赤列(派代表)等百忙中到会表示祝贺,并对象雄文化发展协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希望。


  为了贯彻会议精神,更好的开展工作,他们把家当搬到拉萨,成立了象雄文化发展协会拉萨办公室,继续进行《古籍丛书》、《象雄文化》期刊编辑工作,筹划出版《象雄风彩》画册,开通“象雄文化网”,在那“一个人的编辑部”里,人们时常能看到嘎玛坚参——这个“没有文凭的全能编辑”忙碌的身影,继承前辈的遗愿,在为保护弘扬象雄文化辛勤工作。


  此文手稿写成后不久获悉,格隆·丹增旺扎于2007年10月2日在阿里圆寂,享年86岁,阿里人民失去了一位慈祥的医生、和蔼的长者、知识渊博的学问家和造诣高深的宗教大师,甚为惋惜。我们谨以此文表达对格隆·丹增旺扎的深切缅怀,愿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永远照耀阿里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