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寺院圣地   >  卫藏地区

 调查.png


    在今吉隆县东面与聂拉木县西面的交界,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湖泊,被称为“佩古措(dpal khud mtsho)”。古代西藏历史上,这个湖泊恰好位于下部阿里芒域孔塘王朝(mang yul gung thang rgyal rabs)东面与南部拉堆万户府(lastod lhovi khri tshang)西面的交界。目前,我们无法寻找到更加详细的参考资料来追述这一区域更早期历史阶段的开发史。


    根据雍仲本教传法建寺的说法,以及如《协嘎尔教法史箴言宝鉴善缘项饰》(shel dkar chos vbyung legs bhsad nor buvi me long skal bzang mgrinrgyan)等史书的记载,至少在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7-9世纪)并统一青藏高原以来,在这一区域就留下了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种种踪迹。


    矗立在佩古措东岸的喇普德庆寺,是这些无数历史事件继续向前延伸所反映出来的点滴踪迹。经历数百年之久的喇普德庆寺曾扮演过巴氏雍仲本教传法宣教根本道场的角色,随历史风尘,在佩古措湖边默默体验着沧桑变迁带给它们的悠远沉寂。


    早在2002年左右,笔者听说聂拉木县境内有一座被称为喇普寺的本教寺院,其内留存有早期的本教壁画。为了能亲自目睹那些古老的本教寺院壁画,曾经盼望有朝一日能到实地看看,但一直未有机会。直到2009年夏季终于有机会到该寺拜访。


    6月初,笔者到实地调查采访后,认为该寺在西藏古建史、艺术史与文物研究中占有非常主要的地位。2009年7月下旬,再次到实地调研,对该寺所具有的重大价值有了更加深入地认识。尽管在以往开展的全区文物普查中曾对其做过登记著录,但该寺在西藏古建筑史、艺术史与文物研究中所具有的地位与价值一直未能得到科学、准确地评估。


    2007年,该寺被公布为“西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称为“喇普寺”,与其全名不符。根据其所具有的综合价值,区文研所将该寺推荐为2009年申报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议此次申报中的名称改回为“喇普德庆寺”。

 

    喇普德庆寺(la phug bde chen)位于聂拉木县波绒乡西北的佩古措东岸,与位于西岸的吉隆县恰芒波拉康隔湖相望,东南距波绒乡府所在30公里,海拔4610米。该寺最初建筑由巴敦·杰瓦西饶(rgyal ba shes rab)于1234年前后修建,另有学者认为由巴·班典桑波(dpal ldan bzang po)修建。【1】


    其最初建筑的修建时间当为13世纪上半叶。该寺为曾推动西藏上部(即整个日喀则地区辖境)和中部地区(拉萨、山南等)本教文化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本教五大著名姓氏辛(gshen)、智(bru)、西(zhu)、巴(spa)、美(rmevu)之巴姓各祖师的根本道场。【2】


    经过名称中具有“桑波(bzang po)”称谓的十三位祖师,至第十三位巴·雍仲桑波以后,巴氏在西藏上部喇普地方的实力逐渐走向衰落,开始在西藏下部地区(即在西藏东北部)寻找新的安身立足之地。1847年,在那曲地区巴青县诚附近西面的霍尔耶帖(hor ye the)之地,由巴氏传人巴敦·雍仲南木桑(g·yung drung nam bzang)修建了雍仲饶丹林寺(g·yung drung rab brtan gling)【3】从此标志着巴氏传人的主要根据地由西藏上部的喇普一带,转移到了西藏下部的巴青县一带。尽管现喇普德庆寺内无巴氏嫡系传人,但其正常宗教活动由当地几名本教专职僧人及半僧半俗的经师来完成。历史上该寺主要建筑未遭破坏,现存建筑不仅属于南部拉堆区域【4】内历史最为悠久,保存原样最为完整的一座本教寺院。甚至在整个西藏境内,也难得见到保存原样如此完整的同类本教寺院。寺庙内现存的壁画,更可列入目前所知西藏乃至整个藏区境内留存至今而年代最早的本教壁画行列中。


    寺庙由一座殿堂及厨房为主的两组建筑组成,殿堂在北面,其南侧靠西面接建有厨房及储藏室,从墙体修砌特征看,二层楼的厨房及储藏室为后期某个历史阶段中填建的建筑。主殿建筑由两部分构成,后庭主供殿(佛堂)及其前面接建的集会殿(经堂),建筑占地面积205平方米。


    主供殿建筑为三层,集会殿为一层,并在一层屋顶的左右两侧修建有不是很规范的凉棚或廊道。主殿正门向南,在其靠西面的南侧有一凉棚(明廊)。凉棚西侧为上到主殿一层屋顶和厨房二层房屋的简易木梯。厨房建筑为二层,门向正东,一层有两间房屋,前面一间为正式的厨房,仅有一根柱子;后面一间为小储藏室,无柱子。


    二层仅为一间,二柱,但利用了厨房与殿堂接建处的一个过道空间,当做堆放杂物之处。厨房东面前方与殿堂南面空间为其小院,院墙东南角有一间小厕所,与厕所连接的为院门,朝向正东。


    主殿建筑:主供殿一层布局为中心殿带转经回廊,且为无梁柱结构的小殿堂,其二、三层布局结构与一层相同。门向正东,门前有两级石阶。主供殿二层的左、右、后侧也带转经回廊,其正前方为集会殿一层屋顶。主供殿三层的转经道,为二层回廊的屋顶。前庭经堂面阔三间用2柱9米,进深六间用5柱10.82米,但面阔与进深的柱间距尺寸大小不统一。


    在进深的第3柱至第5柱的经堂内空间中,横向修砌有一座高于其他地面的土台子,高0.20米,面积29.97平方米,这座台子上纵向放置有僧人们的坐垫左右各一排。进深第2号至4号柱子的横向两排柱子之间的方形空间为天井位置,并在屋顶上修有天窗。接近经堂东南角处,向南开设经堂的门,门外向西转角有一段封闭廊道(甬道),再向南开设有出门。

 

    后期填建的厨房及储藏室西面、南面的上部(即二层为主)石砌墙体有开裂现象,其中西面外墙的开裂程度较大,裂缝最大者近达0.15米,长度近达2米,深度甚者基本穿透0.25米厚的石墙。较之西墙,南面上部墙体开裂程度要小些。填建房屋二层的大梁存在折裂险情,二层屋面的南端也因梁架险情的存在而向南塌陷,致使形成北高南低的屋面。另外,主殿建筑二层回廊、凉棚等屋顶木构件存在部分折裂或某一方向倾斜性塌陷的现象。但主殿建筑的整体保存尚可。

 

    前庭集会殿的东、南、北墙,主供殿正门外墙左右两侧的壁面上绘制有壁画。其中在集会殿三个墙面绘制有本教的佛、菩萨、护法神、上师、可能为施主形象等内容的壁画;主供殿正门外墙左右两侧的上部绘制有佛、菩萨外,其左右及底部分别绘制可能是师徒传承题材的壁画,与本寺历史相关的几位巴氏祖师的肖像等。

 

喇普德庆寺主殿建筑的总体布局特征以后庭中心佛殿带转经回廊道,前庭为经堂的形制。其南部净橱、明廊、杂货房等建筑明显为后期填建。根据宿白先生对西藏佛寺建筑形制划出的分期,认为从10世纪末开始,以中心佛殿带转经回廊道的建筑形制逐步发展为“佛堂、经堂和礼拜道都显著在扩展”的阶段,这种逐步扩展阶段以后的佛堂为主的佛寺建筑形制有别于吐蕃时期而进入到另外一个时代【5】


    就喇普德庆寺主体建筑的规模而言,明显具有7-10世纪“佛堂为主”的吐蕃佛寺建筑特征。并且,其佛堂不仅规模很小,甚至连一根立柱都不见。这些特点,较为明显地反映了“佛堂为主”的佛寺建筑的特征,应为吐蕃佛寺建筑的遗风。

 

    喇普德庆寺主殿建筑的佛堂为三层楼,而其经堂仅为一层,并在一层屋顶的部分空间中修建有明廊。这种佛堂之上建楼,经堂为一层或其屋顶部分空间修建明廊的结构,不仅在喇普德庆寺中见到,而且与其隔湖相望而位于佩古措西岸的恰芒波拉康也能见到类似的结构。


    尽管恰芒波拉康现存佛堂二层楼已变为废墟,但结构上的这种做法,应当能反映出佩古措区域较早建筑的一种“通用”做法。实际上,在后进历史的西藏佛寺建筑中,我们也能见到佛堂之上修建楼层的做法。但喇普德庆寺为代表的这些早期建筑模式,也许是后来西藏佛寺建筑佛堂之上修建楼层的范本。


    尽管在前文中已经对喇普德庆寺最初建筑的修建年代做了叙述,但这里有必要做些相关的补充。


正如前文中所述,喇普德庆寺是西藏上部地区本教“巴(spa)”姓氏的根本道场。根据本教相关文献记载,巴氏最初由天空神界降于象雄之地“南加拉孜(rnam rgyal lha rtse)”并建立道场,对古代西藏上部地区的本教发展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到后弘期伊始的922年,在今聂拉木县的“塔(dwags)”地方修建了被称为阳温(yang dben)的根本道场【6】


    13世纪上半叶修建喇普德庆寺作为其家族的根本道场来看,说明他们的实力从今聂拉木县的东南迁移到了西北部的佩古措湖边。从现存喇普德庆寺建筑情况来说,明显看出在主殿建筑的基础之上有不断扩建的现象。尽管我们不清楚主殿以外的其他建筑修建于何时,但其主殿建筑的形制布局明显带有吐蕃佛寺的建筑特征,与文献所提供的最初建筑修建年代是相符的。

调查2.png

 经堂东壁正中壁画

调查3.png


佛堂正门南侧敦巴辛饶化身像

调查4.png

敦巴辛饶化身像局部


    该寺现存壁画分布情况为如下:佛殿正门左右各有1铺共2铺壁画;经堂北墙西段2铺,东段壁画现不存,但从空间看原壁画当有2铺;东墙4铺;南墙正门东段1铺;南墙正门西段2铺。共为11铺。整个壁画的主尊皆为静相,不见猛相,也不见双身像。神像中能够较清楚辨识的除了有敦巴辛饶(ston pa gshen rab)之化身与报身相外,似是有本教“善逝四主尊(bdergshegs gtso bzhi)”题材相关神灵如斯巴桑波彭赤(srid pa sangs po vbumkhri)、西饶祥玛(shesrabbyams ma)等,但不敢完全确定是否属于上述题材的神灵。


    因为无论从壁画主尊神灵的数量,或者是她们造型的特征与本教相关经典中叙述其造型特征之间的核对上,依然存在较大困难。所以,直到目前,准确判定和解读现存壁画主尊画像题材类型的分类归属与具体神像的判定,仍然是件困难的工作。

调查5.png

佛堂正门北侧敦巴辛饶报身相

调查6.png

北壁西段似为斯巴桑波彭赤的壁

调查7.png

东壁似为西饶祥玛的壁画

调查8.png

东壁最南似为敦巴辛饶化身相的壁画

调查9.png

巴楚乾琼巴尔肖像


    有些壁面上的主尊是可以辨认的,如,佛堂正门右侧主尊为敦巴辛饶化身相,左侧为敦巴辛饶报身相。北壁西段靠东的主尊似为斯巴桑波鹏赤;东壁自北向南的第二铺主尊似是西饶祥玛;东壁最南一铺似为敦巴辛饶之化身相。


    每铺壁画的基本构图以主尊为中心,上下左右边上的格状形式中绘有眷属及本教师承的内容。


    在最底部,除了绘有叙述敦巴辛饶本生传记的内容外,在其上端还有巴氏传人上师的肖像。有题记的巴氏传人肖像绘于佛殿左侧底部,能辨识的上师名称有“巴· 楚乾琼巴尔(spa grub chen khyung vbar)”、“巴·嘉瓦西饶(spargyal ba shes rab)”、“巴·敦珠参坚(spa don grub mtshan can)”、“巴·杰瓦洛珠(spa rgyal ba glo bros)”、“巴·夺登常松(rtogs ldandrang srong)”、“巴端·西波贡孜(spa ston zhig po dkun rtse)”、“巴·楚拓□□□(spa grub thob□□□)”,共7位。这几位巴氏上师的肖像及其名称题记在壁画中的出现,更强有力地证明了喇普德庆寺是西藏上部地区巴氏家族的根本道场,与文献记载完全符合。

调查10.png

北壁胁持菩萨

调查11.png

南壁胁持菩萨


    从壁画的技法、风格等看,明显带有15-16世纪西藏中部、西部的绘画艺术特点。恰好在这个时期,喇普德庆寺巴氏家族中曾出现过一位学识非常渊博的上师,名为巴·丹杰桑布(spa bstan rgyal bzang po),是著名本教史籍《本教源流弘扬明灯》的作者。尽管目前我们不知这位上师的生卒时间,但知道这部史书的成书时间为1477年。


    这位上师对巴氏在喇普地方乃至西藏上部地区的发展做出过较为卓越贡献,结合壁画整体风格的时代特征,估计现存壁画的创作,由这位大师主持绘制的可能性较大。综合多种因素,喇普德庆寺本教壁画的创作时间至迟估计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

 

    本文作为对两次粗浅调查基础之上介绍喇普德庆寺的尝试性文章,目的即在于向学界介绍这座古老本教寺院的建筑与壁画艺术作品,同时也为交流并祈望本文对这座寺院阐述的观点中存在的不足得到方家大力斧正。 


    这篇短文是原文《佩古措湖边沉寂数百年的两座寺院——恰芒波与喇普德庆寺的最新考古调查》的其中一部分,辑录于谢继胜、罗文华、石岩刚主编:《汉藏佛教美术研究——第四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年。




【1】夏玉·平措次仁:《西藏本教寺的历史与现状》(藏文,shar yulphun tshogs tshe ring《bod kyi bon dgon khag gi lo rgyusdang da ltavi gnas bab》),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8、29页。另参见顿珠拉杰:《西藏本教简史》,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0、81、82、83页分别讲到:“1014年芭敦·巴却(spa ston dpal mchog)诞生在贡塘的芭氏家族。”“芭·韦色坚参(vodzer rgyal mtshan)是芭敦·巴却的侄子,是该家族中第一位出家为僧的人。”“自芭·韦色坚参(12世纪)之后的第四代芭氏喇嘛芭·巴旦桑布(dpal ldan bzang po)时期,乃钦日库德岗已发展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寺院。”“后来这里统称芭拉卜。是家族府邸与家族寺庙为一体的地方。”很显然,顿珠拉杰先生的著本中,同意喇普德庆寺的修建者为巴·班典桑波。

 

【2】芭·丹杰桑布:《本教源流宏扬明灯》(藏文,spa bstan rgyal bzang po《bstan pavi rnambshad dar rgyas gsal bavai sgron me》),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0-194页中分别对这本教五大姓氏的大致源流进行了叙述。在前引顿珠拉杰《西藏本教简史》第83页中对该书的评价认为,“是本教历史书籍中记载后弘期本教掘藏历史最早而且最详细的一本,也是辛、竹(与楚相同——引注)、许、芭(与巴相同)和枚(与梅相同)五个氏系以本教五大氏系喇嘛正式提出来的第一本本教史书。成书于1477年。”

 

【3】参见前引注解【1】《西藏本教寺的历史与现状》第112、113页

 

【4】南部拉堆大致地理范围:其中心为今定日县协噶尔镇附近区域;东面以定日县与拉孜县交界的加措拉山、定结县交界的朋曲河两岸区域为界;北面包括雅鲁藏布江以南的、昂仁县日吾其、多白两乡、萨嘎县夏如乡、吉隆县差那、折巴两乡区域辖境为界;西面以佩古措西岸、希夏邦马峰一线为界;南面以聂拉木、定日两县南部全境为界。

 

【5】宿白:《藏传佛教寺院考古》,第190、192页

 

【6】聂拉木县“塔”的位置:据任教于日喀则地区一高的好友明加提供线索,此地位于今聂拉木县江林(lcang gling)乡境内。后查地图,在距县城东北5-6公里左右的江林乡府所在的西北318国道边上就标有“塔”和“江林”两个地名(见西藏自治区测绘局编制:《西藏自治区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7月第2次印刷,第116页)。

 

【7】夏玉·平措次仁:《西藏本教寺的历史与现状》,第28-29页

 

【8】辨识这些壁画中的神灵得到了笔者的挚友西绕廓恰先生的帮助,但因壁画中神灵造型与本教相关文献中叙述的特征之间的核对工作依然是件困难的事,还不能辨识太多的神像,待今后做更进一步的工作。

 

【9】见本文注解【5】


作者:夏根旺堆,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


0.07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