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雍仲本教   >  本教历史

微信图片_20210706164328.png

雍仲本教前期是兴起,中期是衰败,后期又是发展。

 

第一,兴起情况  

 

总的说来,人寿无量之时,圣尊辛饶所至三界各处,其弘扬万能本教之历史是无力述其全部的。

 

具体地讲,此具诤时代之圣尊之本波教之发展有二,即总体弘扬和在雪域蕃地的弘扬。

 

《达奔》一书预言:圣尊圆寂后,其教将往南方传播,其次在东方,再次出现在北方,此北方乃雪域蕃地。

 

《多堆》一书说:最终吾之宗教将分为广传之本教、精传之本教和秘密精深之本教,在神界、鲁界和人间,得以发扬光大。圣尊去世二十八年后,神本雍斯达巴和鲁本益西宁波,人间之王弥鲁桑勒均在沃穆隆仁传播本教。

 

圣尊圆寂后,本波教徒均集中在沃穆隆仁之地。尤其一些密宗经典在圣尊之后得以全面发扬。因天界和鲁界变化甚小,而人世间变迁较大,故同一宗教,在人间发展较小,而在天界和鲁界得以很大发展。

《经》云:本教贤能世代诞生,圣尊教一直被视为尊师之训,大量传抄,广泛传播,并学习翻译,译文到处传播。

 

《多堆》说:从此,沃穆隆仁之教诫及以后疏释之本波教义均由六位译师从雍仲本波之语译成各自的语言,他们是大食译师穆扎扎黑、象雄译师赤陀巴扎、松巴译师古德芒巴勒、印度译师拉达俄卓、汉域译师列当芒布、绰木译师赛托杰坚姆。在东措穆秋门下修习智续之大学者,以幻术亲践之“赡部洲六饰”,在汉地、绰木、大食、吐蕃、象雄等地,将本教译成三百六十种语言传播发展。

 

在雪域弘扬本教有四个方面,即何时弘扬、何地弘扬、在哪位辛王时代本波得以发扬、弘扬之况如何。

 

1、  辛饶之宗教在吐蕃弘扬之况

 

《扎相》一书说:本波教吐蕃之始,因本出现于人寿百年时,果本人寿九十年时。

 

圣尊辛饶居于冈底斯山和玛旁湖的金岩檐下制定了无上般若四部和本波九乘,归吐蕃于穆氏辛饶之麾下,此百寿之圣尊几次在吐蕃讲经说教,因而得以弘扬。

《栖绰及其诠释》中此二者(指般若和九乘译者人寿九十和八十时才开始弘扬之说,是指译师们之弘扬。

 

2、  其弘扬之地

 

《四贤噶哲》等书中说:上至象雄之秃山边陲和琼隆吾城以下;下到松巴林格精宵之地及印度协莱岩以上;南到冬卓乃布角玛布喀之内;北到理奇岗仁加玛鲁林之内,本波均得以弘扬。此四处为本波教之国度。 

 

3、辛王之产生 

 

当时,众奉王之后裔颇多,但其中著名的桑格占之四子之后裔并不在吐蕃,此地虽无王法,但因有本波之法仍能使蕃泰民安。此乃辛饶南卡郎瓦多坚吐蕃之时。这种说法可见于《扎相》等书中。

 

在人寿百年之前,吐蕃即有人主。

 

《强玛》一书说:当众奉王之后裔繁衍至百万余时,杰桑之子被逐至吐蕃,被干拉吾之子以及廓拉本波等十二贤能以本波教洗礼起名,被奉为国王,他就是聂赤赞普。

 

《扎相》说:在他之前,南卡郎瓦多坚就已在吐蕃居住,当时没有王法,靠本波教法统治,故此,吐蕃本波教早于王权。从那时起,在每一位国王时期,就有一处本波庙宇,一位本教护身法师,一位主伺亡灵升天的奔赛,一位教诫译师,都有各自所修之本教。 

 

前三者已有论述。

 

在聂赤赞普时期,十二因本得到发展,即依怙天神本、福庆本、放禄供鬼本、斯辛度亡本、清洁供神本、降敌救生本、驱病医药本、卜算预言本、通灵能言本、神鹿飞赞本、绳言居头本、畅行幻本,这些被认为十二贤能的本教得到发展。

 

《扎相》说南卡郎瓦多坚还修习吉邦密法。

 

还说,《强玛》载穆赤赞普修习本教谙其教义,修成其殊果,领悟其真谛,让大食等赡部洲各地之译师翻译本教经典。并邀请了象雄大学者一百零八人来吐蕃传教,并在吐蕃兴建本波大庙宇四十五座。 

 

在桑赤赞普之前的天王六座之时,本教六大上师即无上帕钦本、无上玛钦本、无上乘之本、无上行之本、无上果之本和无上胜义之本在吐蕃弘扬。盛行修炼身见、坐观和灵尽入灭定,现在的入灭定修炼者就始于当时。这种说法在《强玛》中有论述。而且还说:关于超度之本教师奔赛们,即上述六大上师并非均亲临吐蕃,但是教诫均在吐蕃传播。

 

所谓六大上师何许人?

 

《当多密续》曰:桑瓦定巴达拉美巴是在人寿万年之前;拉辛雍斯达巴乃三十三天之神;辛王弥鲁桑勒被《强玛柔吉久觉》认为是众奉王之子;鲁珠宁波又称祖辛杰保,据传是雅尔年之子;南卡郎瓦多坚是人寿千年时之圣,有人未计桑瓦定巴而记有两个穆赤。

 

4、  本教传播之况

 

传播情况分两条叙述,即语言翻译及建立庙堂。 

 

①语言翻译

 

经部各书普遍记载了世界六庄严传给四贤者。

 

《栖绰及其诠释》说:在象雄东炯以前之学者,虽未聆听木却德周之教诲,但见到了他的十三名弟子。主伺本教律宗的最早是穆,他以心性之慧眼,看见了具相四童子,顿起崇拜之心,便隐修噶巴章颂圆觉。此后便有隐士赤德沃保、朗朗祖普、汤益让、塔钦益西、贡然益西、沃拉赛白,以及幻术隐士宗楚益西等到不同语言的各处传教。在此之前是大食师承。此后,象雄有隐士永协次成、雍仲次成、祖普次成、嘎曲祖普杰巴等,均系象雄之师承。 

 

吐蕃有两位上师,一位叫雅贡益西杰哇,一位叫盘西贝吉旺秋。雅贡的弟子叫德宗拉赛,盘西之子叫角宗益西。从他们两人受戒的是牟斯萨桑,他掌握了教规戒律之经典要义。在此之前,吐蕃和象雄早已有律宗传播。有些从苏毗、木雅译传到印度,书首录有他们的语言。

 

《洋》史载,在人寿一千五百年时,李西达让大食翻译了本教之精要七十一万,将其载负在仙鹤冈噶和苍鹫身上,经过一顿饭的时间来到了山巅,又一顿饭功夫来到了桑耶寺,成为国师。

 

对此《黑白花三书目》曰:冈噶飞到印度落在一小邦国,便诞生了拉达俄卓;仙鹤飞到汉地落在国王手中,便诞生了拉当芒巴;飞到象雄国,象雄八部便下起本波之雨。当时四贤者翻译并将其厘定,九大威士身体修炼。这些就是所称印度本教、汉域本教和象雄本教。鹫鹰们所负之典籍到了吐蕃。

 

《律宗》和一些经藏是宗楚益西从大食文译成象雄文的。上传律宗,相传是当拉赤扎从大食带来的。 

本波经典大部分是从大食译到象雄,然后译为吐蕃语的,书首之象雄语就是此故。

 

《栖绰及其诠释》说,当时有三百六十种不同语言,还可以分其为六百万之多。从其中之噶斯达神语被译为大食文,大食雅尔郭文译为象雄语,象雄德尕姜赛初译吐蕃语。

 

《达奔》说:在结玛雍仲丛林,象雄东炯给吐蕃夏日吾钦讲授本教万部并译之。

 

又一历史记载中说,在琼隆威卡的四方,有四语种八语支,被称为象雄八部。此八部均以琼隆威卡城为界,在其四方有四位学者从事译经之举。

 

如今这些地方大多都讲吐蕃语,因为从赤松德赞时期开始象雄归属吐蕃,吐蕃文也因此从达巴神文被译成大食之邦体文,大食邦体文被译为象雄叶干体,再译为玛扎体,又变成大小玛尔体文,小玛尔体变成吾钦体或萨布体,大玛尔体变成珠玛尔体,属于珠玛体类。

 

有些文献记载说:吐蕃文始于松赞干布时期,由译师吞米桑布扎所创,吐蕃自有黑头凡人以来,印度文(指梵文译者)中并无这六个字母,(吐蕃文中的这六个字母)实为从萨霍尔之地借用而来的等。这是荒诞可笑之说。吐蕃自有黑头凡人,就有本波之教,难道会缺这六个字?又有何必要去别处寻找?

 

《松赞遗教》等经典说:印度语中的  因未能译成吐蕃语中之  ,故蕃文引用   字;   未能译成蕃语,   就引用  字。这种认为除上述几个字以外均属于印度文的看法,其矛盾是明显的。这是因为现在的印度文同吐蕃文在读音、字形上是不相同的。 

 

《母续慈悲之日》说:吐蕃文根本不同于印度文。如头顶字  等系吐蕃文字,绝不会由印度文成为吐蕃文字。印度文中的  字如同尸体被束,   等字发喉音。所谓  ,在印度文中表示一种哀叹哭泣之音。

 

尽管有人说:本教是新创之教,在释迦牟尼时代并不存在,佛教更早,然而在释迦牟尼的《金光明经》中却有最早的具嘉日之本波一词是铁的事实。

 

莲花生大师也说:印度之教(指佛教译者)被译到吐蕃时,印度文尚不能被译成吐蕃文,仍沿用吐蕃三十个字母,众神之名均沿用自然之音。只有咒语未译,保留古梵文。实际上,这些吐蕃文是由圣尊(辛饶)创制。经部说:三十个字母揭示本波教内涵,字头齐整,协  标点断字、察  符号分句,这样便清晰无误了,并标上了元音符号以及上下加字,使其更为完善。 

 

本教庙堂的建立  

 

随着本波教的发展,建造了三十七座本教神堂。据《扎哲》记载,其中包括卫如(卫翼)十三座、云如(左翼)七座、叶如(右翼)八座、支如(支翼)九座,共三十七座。 

 

卫翼十三座是安、朗、热三处之本教神堂、丹雪乃莫之本教神堂、澎域智噶本教神堂、折布、麦卓巴热本教神堂、钦吉扎玛本教神堂、灰波日塘本教神堂、拉萨叶尔巴本教神堂、南吉日盖本教神堂、南木措多让本教神堂、多、热、隆三处之本教神堂、吉雪龙纳本教神堂、热江夏塔本教神堂、官努杰布康本教神堂。 

 

云如的七座是:沃嘎秀久本教神堂、娘域香纳本教神堂、叶芒冈巴尔本教神堂、贡叶哲纳本教神堂、雅隆索嘎本教神堂、仲雪塘麦神堂、麦追措雄神堂。 

 

叶如的八座是:沃叶萨纳本教神堂、香吉雄采本教神堂、莱吉快东本教神堂、达纳江普本教神堂、阶吉江快本教神堂、当布追垒本教神堂、藏格杰坡本教神堂、桑桑拉扎本教神堂。 

 

    支如的九处本教聚居之所为:娘东达采本教神堂、曲郭达让本教神堂、快钦舟格本教神堂、措阿智琼之神堂、年则塘雪之神堂、专萨卡布之神堂、热萨桑瑞之神堂、芒噶多坡之神堂、拉叶贡塘之神堂。 

 

     《扎相》一书记载,上述神堂曾诞生了六十七位本教大师,又说其中包括修行圆满之本教得道者九人、九咒师以及大本教师四十二人。六十七人或六十九人两种说法,仅是说法不同所致。

 

所谓修行圆满的九名本教贤达是指十位主补世间的本教大师中除协布拉喀以外的九人。九贤者是:象雄东炯特钦、色夏日吾钦、木雅杰扎快布琼、 德•金察玛琼---上述又称四贤者,大食萨让木白、印度拉达俄卓、戴木太格、格萨尔安巴杰让、松巴木邦赛当。以上九贤者出现于九咒师之后。

 

四十二位大本教师是指侍王者十人、侍臣者十人、汉蕃边关守护者上部十一人、下部十一人。有人认为大本教师四十人,其称王者六人,世袭师承者十三人,学者四人,咒师九人。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应按六十七人之说分别记载。

 

另外,有象雄的本教师隆木威恰桑、松巴本教师赤嘎、南辛托巴才,还有印度本教师哈哈赛哇,乌仗那之本教师卡切白扎、本教师卡杰当哇、拉加之本教师沃加初等许多具有神术法力的大师。

 

还有所谓二十学者是指:聂李西达让、琼布斗扎邓则、阿德雪占钦布、格然赞多热木白、普俄智增钦布、德吉塘玛、松巴木恰钦布七人均是大食学者;嘎赫保都、恰达扎杰秀、贝郭尔多德嘉瓦、江察盘囊、努玛聂西赞五人是印度学者;希索嘎然暖、卡拉协切巴、古辛精塘玛、辛占巴南卡四人是象雄学者;本伦赛钦、卫赤松东多、快赤东杰布三人是吐蕃学者;另外还有堪卓角萨本姆。

 

这十二人虽不同时,但八辛译师就属于那个时代,他们是安巴杰让、萨让梅白、木邦赛、木察杰迈、拉钦廓邦、江叶木廓、杰拉加官、伦钦木太等八人。

 

从这些大师之传承又产生了许多德高望重高高在上的本教师。国度为本波教之国度,领地为王权之领地,顶有王权,上有辛教,中有律法,下有万民安乐,吐蕃有教依,本教如伞盖,众生得教化。从此,国王增福寿,大臣们议政,治疗疾病,超度亡灵,用修持来超度具信仰者,用洒水仪式来消除障碍,到处是本教庙宇和宝塔。

 

由于当时辛位高于国王,其颂词曰:在砍不断的国王之发髻泽杰上,系有印有额头镶嵌苍鹰羽毛的白狮图样的发绳,金之嘉日,松石斧钺,身着松石猞猁皮和白狼皮袍,镶有虎豹熊皮衣领,白狮皮前襟,脚登织锦锻彩靴,披戴白银靴扣,手持金瓶,雪白玉马站在毯边。踩毯下马,说话庄重威严。

 

无辛师之开场白,国王就不发号施令,大臣就不议论朝政;无三首辛歌起头,君臣就不吟歌起舞,为表示国王的恭敬,民众所上交的赋税和国王的相等,国王将手杖赐于辛饶,大师成为执棍者。盗窃国物者必受赔偿其九十倍之惩罚,此条便称雍仲九十段。右方为众辛饶本波法师,左方为群臣,中央是赞普之座,其余人等听命于下方,珍贵之教法盛极一时。 

 

    当时,印度已有佛教,汉域亦有经典。吐蕃和象雄国除了本波以外别无他教,医道及其经典均属本波。这些说法在《扎相》等书中均有叙述。兴盛之宗教以密宗为主。

 

    第二,   衰败之况 

  

本教衰败有两次,即止贡赞普和赤松德赞时代。 

 

1、  止贡赞普时代之衰败

    内分何时衰败、何地衰败、何辛王时、何派本教衰败、何因而衰。 

   1)根据牟斯萨桑之生寿推算,衰败于人寿五十九岁之前。 

  2)衰败地点据《扎相》说:衰败于藏地,卫地以下并未衰亡。

 

《扎哲》也说:卫地四周本教并未消亡,仍在发展。在象雄、松巴以及安多等地当认为并未衰亡,其原因是,那些地区之蕃人大都在象雄王之统治之下。

 

有人将本教之律宗的衰亡也归到此时,实际还要早于这时,没有任何关于吐蕃赞普灭律宗的记载。

 

在律宗未灭以前,宗楚益西曾预言“此后密宗传承十代之时就是我廓邦• 占巴”,在止贡赞普时期就有占巴之说有许多历史文献的记载。

 

本教衰败于赤松德赞时代的说法是不对的,因为此说与斯入灭定(一种持续许多年的定修方式译者)八百年后在朗达玛时代醒起之说相悖。这三朝时间较短,远不足八百年,可是朗达玛同天座六王之间相隔不止八百年,是斯能左右其享年呢,还是刚灭律宗就立即进入灭定,不得而知。

 

旺坡玛伏藏文献均认为止贡、松赞、赤松人名有相混淆之嫌。嘎顿恰智也步其后尘,持穆斯入灭定三百年之后觉醒之说,但此说并无根据,只是掘藏师诺孜将观想所得加入注释,才使之出现在经典之中。佛本各种经典中的记载,与上述三种说法都相矛盾,斯如果真是那样,就与全部律宗史籍相矛盾了。

 

上传律宗被灭于赤松时期是众书一致的。本教律宗的兴衰及其历史,如同笔者在附录中所记。辛王早于止贡赞普、四贤者、占巴南卡等之前,就与本教四神本一起不复存在了。

 

(3)衰败原因、衰败过程、衰败之后果和本教师成为国师的原由。 

(4)

正如从《四贤者噶释》一书所说:本波教之八万四千门和全部有名称之仪轨,有的灭于时间,有的灭于外因。也说随着时轮的滚动逐渐消失于人寿五百年之末。有人认为灭于定数,就像人岁减寿那样由于众生行为低下而消福减寿。

 

灭于外因之说较多,《扎相》等书中说:三大权欲将火烧,三小谗言似干柴,所谓“三大”指国王权大、本教法师法大、大臣谋大,这三大火堆之上的三小,如大臣理希,印度的章布热纳斯德和伦布赛哇让乃三人的许多谗言,如同火上添柴,加害辛饶,这在许多历史记载中均有叙述,此处不再引证。

 

另外《岭扎》一书中说:当年因斗拉美白消灭安杰那保,魔王诅咒说:“请在本教发扬之时,出现一个扼杀者”,因此出现了止贡赞普。《岭扎》还说:精怪颇多,为聂沃威之幻身,其原因在王统本纪中已叙述。

 

实际衰亡之因是国王(止贡赞普)中邪受惑,听信谗言,为了不让其子孙时代的王权落在本辛们之手,他将本辛们集中起来后说:辛饶本教众师请听着,王我有无上的权利,而你们本波具有神通法力,此地一处容不得我的政权和本波的法权同在。有拉本郭徐、盖廓特盆、角金布兰察等护佑在我左右即可,其余法师请分散到吐蕃四翼之外,或者放弃本教作我之庶民,否则接受惩罚!

 

大臣让桑廓然谏言未果,不得不让众本辛飘零边陲。欲让金布兰察也同去,金布兰察说,弘扬神本四门才能使这城堡固若金汤,我还是留下的好,勿灭本波,它将利益众生。将神本两门允留角金布兰察主伺。而另一门被留在北方桑札加吾一带。

 

其他本教士的本波经典驮在野驴、水牛、牦牛、骡子、骆驼背上,朝南方冬卓那布等讲异语之地而去,想在那里弘扬教义。当遇到不能弘扬教义的征兆后,从布措玉塘湖畔返回,将所有经典分为王经五部、臣经八部、小臣经十六部,托付了护法神后,在胜地智参塔噶尔附近,将所有本教经典匿为宝藏。埋葬者为本教日后复兴多次祈祷。

 

其他本教师们有的逃往荒山雪岭之间,有的逃往密林僻湖之处,有的则到羌拉昂拉木亚让廓苦修得道,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些说法是从《扎相》等许多经典中收集而成的,在此略作说明。

 

本教被灭之后,君臣沉湎于歌舞享乐之中。其间,天空出现一面目可憎的白人,说道:你们君臣此时过得幸福安逸,孰不知危在旦夕。说完后消失了。

 

灭本使国王被妖魔所惑,他叫洛昂达孜来说,能与我匹敌的本教已被驱逐,如今已无人与我为敌,你必须同我交手,请你也带兵来,让咱俩较量一番!

 

洛昂说道:尊敬的国王,哪有臣民与君王为敌之理,小人不敢与您为敌,请您莫下此令。他非但不听劝告,反而说到:你若不来,我将带兵消灭你和你的随从。

 

洛昂心中十分为难之时,本教的护法神鲁赛杰吉前来授记:洛昂,不要害怕!对国王这样说:我带兵来,请国王也率军前来。虽然庶民本不应与国王相斗,但为了取悦于国王,为了您的长寿和威严,只好斗一场。为了避免闪失,请国王骑上红宝驹,在马背带上猴子和猫,往头顶挥舞穆扎宝剑而来,在前额带上白银宝镜,请给百只虎纹红象单驮上灰粉装上矛而来,只有这样,国王才能有神灵保佑,就不怕本教的神灵的威胁,定能取胜。

 

洛昂听后就依此授记传信给国王,国王也按洛昂之说而来。因携带猴猫,国王之护神消失在天空中;因挥舞穆扎宝剑,砍断归天之天梯;在众兵厮杀之中的红象使鬼神惊恐,利矛刺穿灰粉袋,狂风将灰粉扬起,天昏地暗,国王额前的白银宝镜无法照明。洛昂挥刀击中其前额,国王毙命,故被称为止贡。其地被称为娘若替比采。

 

国王临死时放许多恶咒。天梯已断,故其未能归天而被留在凡间,装进锅状铜棺,葬于娘琼。他的儿子布德和哈日俩人被逐至娘、贡二地。大臣强者被杀,弱者被逐。此后,洛昂称王三年。这些事汇集于《智协》等许多典籍中。

 

《扎相》中说:本波被灭不久,藏王也于三十六岁卒。 

 

本波又成护佑之教。洛昂摄政三年后被毒死,吐蕃臣民商议后从布地将王子布德请回让其继位。他从多莱桑卡到贡琼拉噶之间寻找先父遗骨未果。让先知者以及占卜者寻查,得知在贡地鲁姜喀德让姆手中,其状如同龟蛙合上双腿,只要找到鲁洞便可掏出,取回遗骨。在雅隆昂巴塘,布德贡杰支起织锦大帐,邀请了东炯等本波法师诵经。从此,本波教开始复苏。

 

陵寝建在雅隆,因王陵属止贡最早,如今此地被称为王陵暖地。有人认为八大本辛在贡地折纳曾为国王举行智都尔仪式,因而布德得以顺利称王掌朝。本辛返回,引导止贡得解脱。如今这里仍有国王智都尔三百六十种传世。当时辛饶本教如同以前一样被重视,布德说先父仇恨本教,我却要使本教得以发展。因使本教法规成为理政之法,此王又被称为托莱赞普,这种说法乃集于各种历史典籍。

 

据《岭扎》记载,当时弘扬本波教义之前,由于伏藏主和神祗未加持之本教经典尚未挖掘,就从象雄请来了琼帕木琼坚和拉琼兄弟二人来传播了本教五奔部五部、本波十二教门、许多注释流派及其十六分派等许多不同库别和乘别之本教。

 

与此同时,止贡时期被埋藏地下的本教经典在其后弘期又重新出现。此后,在其直系后裔地域六勒、水域六德和德赛南杰这十三朝之间,《强玛》说有十三王统之本教传播,即帕杰隆钦、达瓦佐钦、强三特钦、塞卡尔居钦、耿赛强钦、奔廓旺钦、协德雄钦、则堆廓钦、德阿多钦、桑隆旺钦、杰阿本钦、德西松钦、热贝乃钦等。他们信修本教九乘,并修筑了切瓦达则等十三座王宫,建立了大本教法规。

 

《九轮明灯经》和《噶巴诠释》中记载,十三王统当中大多数有其本教经师奔赛、辛王穆赤赞普、门本哈热吉白、本姆达威理威、象雄阿努察特、象雄赛尼噶俄、戴木太格、协吾拉喀、桑巴图钦、白本托楚、白本托则十人,被称为帝,王十辛子;再加尚呢木丁、松巴乌噶、浪钦木威三人便是十三。

 

有人认为,帝王十辛子中穆赤算在六帝王当中,在其余九位之上,加上四位神医便成了十三人。

 

《九树心经》中说:从此传给穆赤赞普,然后是赤玛东却、却玛叶桑、南曼噶姆、南西贡杰,最后传给秘修灭定的四修女和门本哈热吉白。

 

赞普托热龙赞之前的六赞时期,雍仲本教的太阳升起,学者译师们的智慧光芒驱散了众生心中的黑暗。被称为“赡部洲六饰”,包括六位学者译师,即大食学者穆扎扎黑、印度学者拉达俄卓、汉域学者列当芒布、绰木学者赛托杰、象雄学者佐门介君、吐蕃和木雅之学者南拉喀,这六位是否均到过吐蕃记载不详,但有许多学者都曾拜他们为师却是清楚的。

 

《扎相》说:托热龙赞之前的六王时代,吐蕃未曾有佛音,从此王开始,从印度带来一个具纹印之金佛塔,并说这是佛教之塔,从此便产生了佛教,国王未阻宝塔,还说确有佛教存在。

 

《强玛》等书中说:在此之前,吐蕃无佛音,拉托托日年赞收到从天而降的佛之兆,即佛典,是诸佛菩萨名称经。

 

有些历史典籍认为是风将其带到王宫之上的,佛教著作《敦阿》中说:国王叶赤托赞之前的雪山中,未听到“三宝”在其子拉托托日年赞时代,金色宝塔,十善佛教,诸佛菩萨名称经从天而降至雍布拉岗宫,从此佛教便开始传播。

 

在另一佛典中说:在赤托赞之前二十六代期间,据《克氏广史》中记载,又有许多本波教国王执政。

 

《强玛》说:此后在四位本教王时期,当时教义博大,律法严明,有神奇四教诫之本教,即出现了精通广博之“奔”、律宗、对法四论、因明五部等的本教学者。这个时期的经藏译师有琼布斗扎邓则、聂李西达让、巴协占钦布、松巴本恰四位,《岭扎》记载他们四人翻译了大量本教经典。

 

另外,与他们同时代,有四位学者译师,有象雄东炯、色德木雅等。尤其是斗贡年苏王,他统一了十二小国,带兵前去征服洛扎,洛扎取胜,年苏王被关进牢房,其古辛赤乃科闻讯后施展法术幻变而去,征服了牢狱守兵,用剑砍断铁镣,将王扶上白马让其逃跑,古辛自己变成一只苍鹰飞去。国王大赞法师到:深谙教诫秘诀之法师赤乃科,神力无边将敌人皆变为奴,施展法术斩断铁锁链,慈悲为情暗牢救国君,顶礼辛饶当今本教身,永世尊崇辛饶本教师。说毕并行大礼。国王钻过古辛之下,将其奉上王座。

 

从这位国王开始,本教又开始佐政,由琼布热桑赤乃科摄政掌朝。《扎相》等许多书中都有此说。这些本教师大都是得人寿明慧成就者,曾在许多朝代以国师而居,本辛在国王之上一说就指此。

 

此后,兴佛的五位国王之首松赞干布亲修《众生信修静猛合修》、《无垢正理》、《般若二万颂》、《无垢协经》等。印度佛教之火星溅向蕃域之后。从多方引进佛像供奉。拉萨当时建起了许多佛殿经堂。

 

《强玛》说:松赞干布有引进大食之塑像,是因他从象雄迎娶拉当曼,一并请来象雄辛饶一岁等身像一尊,并修筑坛天拉康供之;从尼泊尔迎娶赤尊将尼泊尔神弥勒法轮银像一起请来,并修筑大昭寺示以供之;从汉域迎娶文成公主,一同请来一尊八岁等身金佛像,并修筑小昭寺供之;印度比丘西拉玛德携来檀香木天成佛像一尊,由国王供奉,佛教始向四方传播。

 

有关此王时期,佛教始传,本教渐衰的记载颇多,国王也因此而享年仅有三十六岁云。有些历史典籍中载:由于背弃了本波之教,辛师占巴扎姆哈扔来一只佐虱,一只大如鸽子的虱虫便落在国王面前,国王用刀杀之,但其每一个血滴都变为虱虫。一夜之间将国王夫妇三人一起吃掉,只剩外衣空壳。众大臣未敢告于外界,只是说国王松赞干布已成正果化于释迦佛祖之胸部了,尼泊尔公主赤尊和文成公主也分别化于佛祖两个乳头之中,均一起涅槃而去。 

 

此后国王又开始信奉本教。虽然《扎相》认为,在赤松德赞前半生极其之前的五位国王期间,本教及其经典极受重视,吐蕃没有信奉佛教者。但实际上佛教的零星传播并未中断。 

 

奔赛中九大咒师及占巴南卡在世。《释音》一书中说:他们是手臂能支撑雪山的理本本恰、能颠倒乾坤的加本木却、能使草木自动绾结的角金布兰察、能将大海如羊毛般裹起的松巴木恰、能将海波山用绳索拴住的库本童扎、能感化魔鬼的象雄木切、能使雅鲁藏布江倒流的巴郭多德杰哇、能使山岳换土的江本盘囊、能横步江河的玛本特杰。他们被历代国王所供奉。此后便是本教中宏期。 

 

    2、  赤松时代之衰败

    分四个部分。即何时衰败、在何地衰败、哪位法王时哪派衰败、如何衰败。 

 

    1)据几种年鉴记载,衰败于人寿五十之时。 

    2)衰败之地,衰败于吐蕃和象雄。吐蕃王施诡计杀害象雄本教王黎米加,并将象雄归于吐蕃,毁灭本波教的历史与《象雄耳传经》相同。 

    3)在赤松德赞之护身赤年加琼、上师琼布杰达迈之时期,但根据《普尔巴大疏》载,另有人认为是在聂李西达让的晚年和本教大喇嘛占巴时代。 

    4)如何衰败分五项说,即衰败之原因、衰败之实况、经典之埋藏、造成的恶果,复说佛本之复兴。 

 

  ① 衰败之内因,

据说是由当年止贡赞普的临终诅咒所致;其外因,《强玛》说:从六代国王时期,以四学者为主的四十名本教大师傲然而居,国王未能相容,赤松德赞开始灭本教,换庙宇,改佛名,王族断嗣,君王为庶民,法度紊乱。《经》认为佛教徒的嫉妒导致灭本。

 

   衰败之实况。

根据《四诠释》和《耳传经》记载,当时吐蕃中部流行瘟疫,饥荒雹灾泛滥,无力抗御,非常善于占卜的巫师白乃格占卜后,深信此地有一位无父之子作怪,并指出那是一位肌体发红,双眉倒立,牙如白螺的十五岁少年。

 

问及怎么处置时,巫师说,应由十二名不同氏族的本教师在作净天大法之后,将他扶上黄牛,放逐到讲说异语之地。如此照办,他被流放到了克什米尔。

 

这位少年跋山涉水,一路未受险途野兽之害。莲花生大师到克什米尔时,念该少年聪睿智慧,就给他起名为蕃德莎朵。因其被本教咒师驱逐,故耿耿于怀,对国王谏进谗言,说本教难懂,佛教实为真谛,请废本扬佛。国王听后说:如本教能灭,日月亦能灭。此等记载在《四诠释》和《耳传经》相同。

 

玉扎乃然等大臣们说:尊敬的国王,南方要喝酒就得用青稞酿造,北方要吃肉就得杀动物,要有超过祖先之处,就应废止本教,从印度引进佛教。只要成功就能胜于先祖。正如父为驴,子生为骡;父为黄牛,子生为犏牛。说话间,出现了一次日月食。

 

门域之王本林喀梦见一轮能温暖三千大千世界之金太阳消失在地上,此后升起一轮皓月。吐蕃国王听过后心想:莫非蕃德莎朵所言是真,众大臣也在这麽说。本波国王黎米加之亡和门域国王之梦都说明,应废本兴佛,于是,终于下令废除本教。

 

崇拜本教的大臣穆赤桑、昂达拉鲁供和香玛香查巴杰等力劝未果。国王还说:印度国王因信佛享年千岁,我们也需要它来延年益寿,故死亡也不需要像本教一样举行都尔仪式来超度,只要祈祷一次便如愿而生,现在要弘扬佛法,定要引来佛教。便从乌仗那请来莲花生大师,从克什米尔请来蕃德莎朵,从印度请来游方僧鲁益坚赞、噶玛巴奏和芒仁钦确。然后,许诺要按本教庙宇之样,建造桑耶寺和一些镇边、镇“如”(翼)之拉康等佛教庙宇一百零八座,但实际上不超过三十余座。 

 

  这样,这位国王前半生信奉本教,中前期兴佛后又废,中后期佛本两教并存。王奉佛教,民众大部分崇尚本波,本教被灭时,国王先让佛本二教比试法力,起死复生术、度灵都尔术、辩论和斗法,佛僧未能取胜于本教徒,吐蕃民众都乐于灭佛兴本,国王也想佛本并举,但因佛僧与国王曾经盟誓废本兴佛。

 

本教徒豁达,佛教徒喜好嫉妒,国王轻信谗言,佛教徒善于狡辩,大臣们爱进谗言,民众又喜新厌旧,众生之福分亦尽,本教也随着时运不济而濒临衰微之境。佛教徒和大臣谗言相告,当时国王与本辛地位相等,佛教徒惟恐其子时代权落本教之手中,就力进谗言,劝国王现在就应摈弃本教,还说本教徒正在施法加害国王。

 

国王改变了主意,认为言之有理,聚集众本教师说到:你们本教徒占领了我的国度,你们要皈依佛门,否则被放逐至吐蕃四翼之外,请你们选择。占巴兰堪大师说:“如不误国政、不减国王福寿,我占巴可以出家为僧。”说毕自己削发为僧,皈依了佛门。

 

   雍仲本教是政体与庶民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所有至尊先祖之所奉,故众本教徒要求埋藏经典,得到王之首肯。众多本教法师因深谙本教,如用巫咒和诡计可将国王及其亲随毁灭,但均平心静气对其厄运。

 

当国王与大臣们商议灭本时,占巴等本教徒未卜先知,本教徒中得成就者均飞往天界,有些带荒山雪岭之中,有些被迫皈依佛门,然而他们心中仍信奉本教,只是嘴上念佛而已。许多本教徒由于被迫投入雅鲁藏布江,其中尚未得道者均命归九泉。

 

当时佛教徒们将本教的一些经藏、律藏六续、对法四部、一部分都尔本、一部分本教密咒均改译为佛教,拆除了一些本教庙宇及宝塔,有些经过粉饰改为佛教殿堂,有些则改换南北朝向和法座,将原有秩序打乱并更改原名。这些记载详见《扎相》等许多典籍中。 

 

 

③ 本教经典之埋藏。

 

《扎相》说:那时由九大咒师以及占巴等人,在牛年正月,将本教典籍分为若干部分,即国王伏藏一处、大臣伏藏四处、小臣伏藏一处,共六处。尤其有大密藏五处和小密藏一千七百处。在每一所寺庙中藏有一部本教经典。

 

在埋藏经典时,本教徒们作黑白祈祷法说:雍仲本教若是异端邪说就请灭于地下。然而如果它是世间正理,被君臣佛徒所废则让王族断嗣,愿本教从边陲复兴,那些被放逐的本教徒有的修火成就,有的修水成就,有的修风成就,有的修穆雅让多,比从前更加幸福。

 

 所产生的恶果。

 

时有白乃格和白雪占、白布色雪雪、松巴木切等四人,将色氏之白毡、鼓和铙钹装入船里,放进雅鲁藏布江,中,然后祈祷说:请改变国王灵神的面向,请雅鲁藏布江倒流,请在吐蕃显现各种神幻!说毕,四位本教徒飞向天空,来到雅冈冈金布过着幸福的生活。

 

此后,雅鲁藏布江果然倒流,冲走了莲花生大师足下随从阿拉蒙;使雅拉香波转视西方,冬拉转视南方,唐拉转视北方,崩拉转视东方,;国王之神室失去光泽;神湖干涸,吐蕃之地瘟疫灾荒横行泛滥,国王也病魔缠身,国家危在旦夕,雷电女神甩袖抛出雷电,拉萨噶琼被雷电击毁,王子顿周被雷电劈亡,七位佛教徒被雷电杀死。

 

当时住在卡钦拉噶的角莎本姆被派去邀来本教大师,南辛同扎、松巴木恰等,供奉国王的灵神和庶民之勇神,使雅鲁藏布江回流平畅,举国平安。

 

因此当时给本教徒划分上部的三个地方即莎改赛当、雅鲁藏布江下游和曲巴尔折那三地、下部三个地方即沃穆隆仁、澎域掌切、雅姆塘三地。上部赐属民莎、伯安、洛窝三部,中部赐遮、隆、贡三部属民,拉萨塘普被奉为本教祭神之地,雅隆索噶一带被被奉为本教徒之居住地。

 

国王说:国王我为了善身之道需要佛本两教;庶民为保平安也需两教;众生之业亦需两教。自古具威者当数本教,法度具理当数佛教,现在请举行年斯仪式。众本教师听后尽管不悦,但仍精诚合作,举行了年斯仪式。两教结盟当数此时为最早。这些说法见于《扎相》等书。赤松德赞时期本教的几次兴衰大致如此。

这位国王有后妃三人。其中角姆卓萨和帕洋萨二人虽因无嗣而为能掌权,但因信佛教而权势较强;王妃才邦萨玛吉尽管是三子之母,但因信本教而失宠,权势较弱。因对此不快,才邦萨秘派了两名心腹大臣从北方骑马行七日程之地,请来法力无穷、行走如风的松巴本教师斗赛赛加察。他们主从三人返回后,王妃请求施咒术予国王,因咒术中需要有国王体味的内衣,才邦萨让其十七岁的王子穆日干布去杀死贴身随从并取来有国王体味的锦缎上衣。

 

王子来到宫前,国王和军师在王宫屋顶正在掷骰玩耍,让舅舅布让守护宫门,王子叫到:“我是干布,请开门!”但门未开,他便破门而入,说谁敢阻挡儿子进父室,将国舅砍死。一边揩拭刀上血迹,一边朝前走去。国王问道,干布,你为何而来,门由谁开,舅舅布让哪里去了?王子答到,门由圆石所开,舅舅布让已遭报应。我受王妃之命来取用于佛事的带国王体味的衣服。国王暗惊,将织锦缎的带体味的上衣交给了王子。

 

干布将上衣交给了母后,自己去收赋税。传说当天晚上施咒术,国王听到此话,就去请教莲花生大师,大师说:如陛下阳寿已尽即使请来得圆满成果之佛陀也回天无力,但一些突变之事我可阻止。尽管如此,衣服上有阳具符号的松巴本教师苦修十四天松巴朗隆之暴咒,便将国王咒死。然后从容地施展疾行神力返回故里。

 

国王临终前就灭本作了忏悔,遗嘱今后要佛本并举。此种说法可见于几个经籍。但《扎相》中又有才邦萨施毒害死国王一说。说:干布在交回衣服时其母施毒后染毒而死。也有人说是那朗所杀。此后的王族之福份如同洞穴蛇尾,越来越细。

 

许多人认为这是废灭本教之报应。如今在工布绒等地,仍有许多沦为村野之民的王族后裔。

 

⑤ 附说本教的复兴和佛教的复兴。

 

其一,在法王赤松德赞的前半生之前,历代大都是本教兴盛时期,其间三次衰落均被马上复兴,即使衰微也未能灭根。在雪域吐蕃之地,本波教是不会被根除的,止贡时代的四神本和松赞干布时代的许多本波教均未能被废。

 

在赤松时代仍有麦日、威钦然巴等未能被灭。在此后的末代六王时期,尽管都以佛教为本,但始终未能摈弃本教护身法师,但赤松之三子时期,因本仍兴,其中都尔本为最早。

 

辛本由琼布斗扎敦则和象雄之本教师都当杰达两人作护身本教师。他们施展法术,使理玛泉倒流,能骑着尺鼓上山,所到之处仓柏丛生。他单钹钉进崖石,顿出七口清澈的泉眼。王子说:在我的统治下,不能损害本教,对早先的寺庙财物绝不可盗夺,言行法规均应遵循先王之道,此后王子达玛之身便有木雅本教师杰森贝拉和赛本益西贝二人护守。

 

其作为法术之成就,青蒿占卜未来,蹈草骑马奔腾。娘本多杰卡、雅郭美赞、白协占等四人成为护身本教师。索赤托杰哇施法使大山摇撼、令大湖干涸,娘本多杰卡飞往天界,雅郭美赞变为虎狼,利用一顿饭功夫从象雄引来佐咒,白雪占将法袋抛向天空,套住了白恶魔的脖颈,发出惨叫。此后在王子贝考赞的时代降生了帕哇赞拉,任古辛兼大臣。以后在扎西奏巴贝的时代,由色噶曲尼护佑,这些在《教诫》一书中有述。 

 

此后的江山失于庶民。王统之裔被逐去边陲,吐蕃王国分崩离析。然而在此之后,无论王族出现在哪里,都有本教师作为其护身相随的历史记载,但因仅系王统虚名,不再赘述了。 

 

其二, 佛教弘扬之说。

 

在王子拉托日年赞前半生之前,吐蕃没有佛音。这一点在众多历史典籍中看法相同。就在当时也只传来佛教之名而已。至松赞干布之前并未有人信奉。松赞说到:我的祖先拉托日年赞时期的年保桑哇到底是什麽?

 

请那么看看。译师桑布扎阅读了《贝玛拉木扎手印》、《宝箧经要》、《诸佛菩萨名称经》、《十善法》等四部佛典,此事见载于《松赞遗教》,这也是将佛教典籍译为藏文之始。

 

在松赞干布时代,译师桑布扎等佛教徒到蕃域。虽有桑布扎创造藏文之说,其实他只在藏文稍趋完善方面略作了一些努力而已。此后便将《宝云经》等佛经译为藏文。

 

有的历史典籍认为:是邀请了印度学者固萨拉、尼泊尔学者西拉曼孜、汉域学者摩诃衍等人同桑布扎一起翻译了《俱舍论》、《论藏经》、《般若经》、《佛广说经》、《经藏》、《律藏》、历算医药等书。但是此国王只是将佛教视为一种嗜好,修筑了许多经堂,却并没有大兴佛教的历史。

 

到了藏王赤松德赞时代,他邀来学者寂护和莲花生大师,佛教才得兴盛。到了达玛热巴巾时代印度班智达孜森米扎、希兰扎布德、达拉西拉等和终审译师嘎哇贝奏、角支鲁坚赞、香益希德等人,将早年流行于吐蕃的本教经典改为佛典,将本教文献中的所有术语译为梵文,将其厘定为佛教术语。

 

将国王的头巾铺在僧侣行走的路上,甚至一个低等僧侣也要供奉备至。只要见到身着黄衣之俗人都要施礼相敬。对每一个出家僧侣都要各有七户人家供养衣食,对于偷盗需按佛经教规条款予以惩罚。如此这般,佛教尊崇至极,僧侣权势煊赫。 

 

关于众译师之寿辰,莲花生大师在世二百年,在吐蕃二十一年;学者嘎玛拉西拉在世八十二年,在吐蕃十五年后圆寂;学者桑杰桑哇在世一百三十年,一直在吐蕃;学者白玛拉米扎在世一百五十年,在吐蕃二十三年;据说丹巴在印度在世五十万年后在拉堆让让圆寂,其他的班智达都未能如此长寿。 

 

国王达玛热巴巾具有很富庶的疆域。在沃江之地修筑赤玛神殿之后,因不想让其它地方效仿修筑,就杀死了所有的工匠。工匠被杀绝之后,该神殿因其屋顶突然失火而被烧毁。在尚未失火之前,国王因神殿屋顶见阳光太晚,下令属民削平挡住阳光的山头。众人商议后说:与其削山头还不如削人头,便拧断国王脖颈。 

 

另外,在当时,吐蕃分成卫翼和右翼等。战乱纷争不断,永丹赞普被姜卓康布所弑。平民起义,朗达玛父子请中原宝典之王用三百六十神卦占卜。

 

占卜人说:蕃地所以灾祸众多,实因印度佛教之邪气传入,引致吐蕃之地方神不悦,复因给吐蕃带来吉祥之本波教被毁,众多本教师均受诬陷所致,故此,应将筑在对吐蕃有害之地的寺庙一律拆毁,惩罚那些信奉印度佛教的僧人,对吐蕃诸神以本教祭奉,方能安定。

 

朗达玛听后,对那些佛教僧侣训斥道,佛教导致了先王达玛热巴巾之死和生奇病,其母生翅,怪事层出不穷,木尼赞普被象仲所害,王母才邦萨毒死藏王。从先王松赞干布时起,如此不详之兆接连出现,正是因为宣扬印度佛教之后果!

 

众佛教徒说:若真是如此,请祷告今蕃地诸神及本教护法神,让其显灵于我等之寺庙,如不能显灵,国王绝不应如此敌视我们。随即,王臣一并祭祷吐蕃地方神和本教神说:如若灭本扬佛有伤诸神,请快快显灵!祷毕,桑耶钦普黑山之顶被雷击后连根摧毁,流入嘎贡藏布中,七名佛教徒身亡。

 

朗达玛因此断定种种怪异之象均源自佛教,乃决意灭佛。此事在《扎相》等书中均有记载。

 

而另一些历史著作中说:那时威琴然巴等本教仍在传世,本教并未被毁灭,在多康下部传播甚广。有位名叫蒙支东巴西绕扎的本波人,其法力无人比拟,故佛教徒甚为嫉妒,造谣说蒙支东巴西绕扎在诅咒朗达玛,以此进行挑拨。朗达玛听闻后,立即派了百名骑兵,强邀蒙支东巴西绕扎未能如愿。国王哀求说:“您可怜可怜我,请赏光。” 以此计相邀。

 

蒙支具有菩萨之心,又看到国王如此诚心邀他,便来到国王身边。国王顿时脸色一沉,命令兵弁将其乱刀砍死,但其刀枪不入。蒙支东巴西绕扎说:从前我杀死过水中一小虫,必有报应,您如真想杀我,那么就用水中的海绵缠紧我的脖颈,您便会夺去我的生命。众兵照他所言,将其头颅和四肢砍断后献于国王。然而那头颅张口便唱,断手在舞,断足在蹈,国王见后甚为懊悔,一怒之下,将那百名兵弁全部斩首,得知是那些佛教徒的挑拨中伤,便毁灭佛教。

 

在多麦地区,北部玛、日、德三处有一千五百名比丘,全部被割断喉咙杀害;卫藏地方较有名的佛教徒皆被诬陷成有罪之人而杀,地位中等者一律被驱逐到边远之地,一般教徒全部被迫以狩猎为生,身穿长褂僧衣去打猎,然而这样装束,行动极为不便,因此将长褂僧衣收在领上,改名为“恰尔寨”,如今被称为墙察贡堆。

 

当时佛堂被改为射箭场、兵库、铁匠铺,动物被杀后将血和内脏涂在佛像面部,把肠子缠于佛像之手足。

 

在国王统治之下,捕杀任何牲畜,都要由僧侣操刀,他人不得代替,不准信佛,并派暗探监视。当时僧侣们偷偷将佛典等送至南方尼泊尔,三藏之法一字未遗漏。释加牟尼之金像未送南方尼泊尔,埋藏在卫地拉萨。此后八十余年未有佛音,也有人说是七十二年。

 

那时,扎嘎普姆切地方,拉隆贝吉多杰正在隐修,他以巧计来到雅隆,用毒箭射死国王之后逃走。此后贝考赞王期间,佛教又得以恢复,但无一人受过佛家戒律,至于七僧人如何从本教那里受比丘戒将在后文叙述。 

 

    此后喇嘛益希沃又给那措译师大量黄金,将他派往印度,将觉窝杰(阿底峡)迎请到吐蕃,班智达查达嘎热和仁钦桑布译师等将三学等经典译成吐蕃文。再后来,出现俄译师和萨加班智达,在修行派别上玛尔巴译师和米拉、塔布、帕竹巴等相继出现并发展起来。 

 

    第三,   最后祈祷使本波教得以发展 

 

此况有四个方面,即发现伏藏、圣本经(指未进入伏藏的本教经典译者注)之产生。逐渐兴起和附带未来如何发展。 

 

其一,伏藏最早是三位行脚僧在桑耶寺转经堂内挖出虎皮袋、豹皮袋、熊皮袋中所藏之经典,此后,南北多卫出现了众多掘藏师,其中对本教最有贡献的是辛、觉、玛、耶四人。继承他们衣钵者更多,其中最有名者为炽、栖、芭、麦四人。他们为本教著书立说,打上坚实基础。各自的传记、伏藏的历史、持教弟子们的传承分布、证果迹象如何现露等历史甚多,考虑到篇幅有限,在此就不一一细说。 

 

其二,圣本经之出现,要从律宗和密咒两方面阅述。 

 

    (1) 律宗 

 

     象雄国的木拉木桑王时代。律宗被灭,牟斯萨桑入定修炼,历经八百年之时,为木雅噶氏国王拉则底放马的一位着猴皮衣的蒙古人,天天在多麦的玛之三山牧马。一日,他发现名为扎嘎泽顶的的山有一洞穴,其洞口黑深,但里边发亮。

 

他出于好奇去探究,只见在一堆草垫上盘腿坐着一位僧侣模样的人,其头发已长到地面,他一见便孽缘全无,就地跪拜,并说:大师请憩禅思。那人无动于衷。翌日他又来到洞中照旧磕拜请安,只见那隐士只是脸部微动。

 

第三天他又来叩安,隐士嘴角微动。牧马人再次前来叩安时只听那人说:“呜呼!你这阻碍时间者,是人是鬼?” 

 

牧马人说:“我乃身心下贱、心地鄙劣、不能自主之人。”

 

“那麽,你能继承圣教吗?”

 

答:“请教导我也成大师一般”。

 

继承圣业非出家人不可,故牧马人削发为僧,起法名赤本慈诚;其弟子丹玛着牦牛皮衣者,法名杰祖普;其弟子仲布着树皮衣者,法名祖普慈诚;其弟子拉木都尔贡巴赛,法名西饶慈诚,也称本波拉达巴丝,其弟子是尼增阿仁。

 

在此之前,因吐蕃已灭佛,故无一僧人能继承佛业。以后,拉龙贝吉多杰问尼增道:“你的教师是何人?” 尼增答:“在黄河三丘之地有位隐士,名叫拉木都尔贡巴赛,他便是我的上师。”因此,吐蕃人商量将后藏四人、前藏三人共七人派往多康拜见了隐士,并接受了全部戒律。

 

大师教导他们说:“佛本二教虽无差异,但本人之戒律则源于本教,并系别解脱戒,故须严守戒律。而且要牢记此戒律源于本教上师的四特征,只有这样,便可大大弘扬佛法,无论佛教,还是本教,都是利益众生的。”

 

佛教之律源于本教之四个特征为:比丘裙的竖线为蓝色,唐之梢为蓝色,勒绳布为蓝色,衣边为蓝色。隐士圆寂时,鲁美在场,圆寂后,大师的身体仍有体温。

 

当今有些人认为:大师拉木都尔是佛教僧侣,其实他是本教之导师,但他通晓佛本二教,一天之内,清晨将本教之律仪传授给本教僧侣,晌午时分把密咒传授给修密者,下午又将佛教律仪讲授于佛教僧侣,因他学问如此渊博,便赢得了明智密师之称。上面所说的藏地(后藏)四人是罗端多吉旺秋、仓格喜绕桑格、阿夏杰哇罗哲、哲益西宁波;卫地(前藏)三人是指鲁美次成西绕、拉希次成君乃、巴益希罗哲。 

 

现就佛本二教如何得以弘扬发展之情况作一小叙。

 

由鲁美等卫地三人修筑了徐地之更嘎拉瓦和澎城、杰塘等许多庙宇。后藏四人中的罗端修筑了纳热建贡塘、旁扎玛巴等地寺庙弘扬教法,仓格喜绕桑格修在嘉道朝芭和达纳秋仓巴等地,阿夏杰哇罗哲在象地方修筑了格登秋普巴和亚玛角仓哇等庙宇,哲益西宁波也修建了叶如(右翼)森贝热巴和夏温毛珑等许多庙宇,他们在卫藏地区如火如荼地大大发展了宗教,杰丹四部也是从此派生的。

 

其中最有发展的是藏地的哲、卫地的巴热二人。那时在全吐蕃除了康派戒律即源于本教的戒律以外只有拉堆地方的教师达群瓦那里有戒律传承,他也是从印度的尕玛理喜拉寺中接受的律诫。吐蕃其他地区所有的僧侣都是本教之传承,共存于同样的四法印之中,并源于同一个传承。

 

后来阿底峡到蕃地后,众僧欲放弃原从本教那里接受的别解脱戒,请求阿底峡说:“现在请您为我们传授您自己的戒律吧!”

 

阿底峡问:“从前你们是如何接受戒律的?”

 

回答说:“为他人守戒而发誓许愿的。”

 

阿底峡说:“这可以称得上是菩提戒律,而我的则是真正的声闻戒律,你们还是严守从前的戒律为好。”

 

毋庸质疑,戒律之根是源于本教的,这在历史上也可以得到证明。

 

传说赤松德赞之后经过三个朝代后,昂达拉鲁贡的转世朗达玛灭佛后,那些卫藏的佛教徒都以为从拉木都尔贡巴赛那里接受律仪,必将使佛业得到极大的发展,这是莲花生大师的预言。 

 

  本教师传承世系的情况是,从尼增阿仁到现在为止,具博学、净行、利人三德不断并使教业得以兴旺。被依次传授于尼达则、噶仁钦、鲁那嘎贝、和尼拉珠、谢增雍仲扎普、固增雍仲坚赞等人,并得到了发展。固增雍仲坚赞之弟子是措增南卡坚赞和雍增葵巴吉东,他二人从贡祖日朝受戒,贡又传授于亚日美巴喜绕沃赛,至炽、栖、芭、麦四贤,一直延续发展到现在。 

 

    (2)密咒     密咒教义更多,最主要的是象雄本教、印度本教和大众本教。 

 

   象雄本教是象雄的囊协累布到七名得道者的最后一个即古日本嘉赞普修炼得道,在吐蕃一直活到辛钦鲁嘎时期为止,他向琼叶木都达和战巴拉则二人传授和托付之后,化为一只杜鹃,飞往西方去制伏罗刹。象雄本教便从他们三人那里一直传承到现在。 

 

   印度耳传本教是从占巴大师开始后,隐士才旺以投生佑法隐居于山中时,隆本拉年在娘堆见到他,他与大师日夜相处,故被继承下来。 

 

   《威钦安巴》等大众本教是木雅琼赛从象雄公地方,驮在一只蓝毛狼身上到了吐蕃,在多玛地方有蒙支东巴西绕扎巴,藏地有仲木嘉则瓦巴和琼普查毛、琼德尔温布等瑜伽师的传承在发展本教方面起过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另外,属于教诫所及的本《智美兰齐》以及安多、卫藏、康等等整个吐蕃地区都出现过柔巴西多之本教。 

 

其三, 本教陆续发展。

 

与吐蕃王朗达玛属于同时代,即处于蕃、汉、霍尔之间之噶氏西夏王时期,本教律宗开始在那里盛兴起来,起初仅别解脱戒小有发展,但到了后来,伏藏和教诫均开始出现并陆续发展盛兴起来。

 

在这之后产生了霍尔准噶尔十三代,其版图囊括汉、蕃、霍尔、绛域、蒙古、西夏、印度、桑林等地,在许多地方开始建立王权统治时,吐蕃之本教徒也有二十一个地方各掌其事,其中炽、栖、芭、麦等贤者在安多、卫藏和康都大力发展了本教。

 

此后霍尔王朝被灭,东方汉域大明太祖皇帝于水牛年登基。在此之前的汉地五个王朝时期,吐蕃的本教发展一般,但僧人和持珠者增多。当时太祖父子的根本国师是道士姜天师,译为蕃语,意为天之本波。 

 

其四, 其它方面。

 

占巴大师说:“将来本教灭而不亡,会自然兴起。”又说:“远方兵马如秋季之庄稼突然而至,征服吐蕃,在兵荒马乱之时,你等本教定会被人们信仰,从而可得以发展。”其他预言中也都这样说。

 

在王权衰落时代,本教将如雨后春笋从边发方兴盛起来。

 

另外将来人们到了以生命为食、以铁为衣、举止低劣、索要路税、睡于门檐之下、手持铁器之时,对那些低贱的人们传授本教,本教之信徒便可智慧之开化。

 

吾莲花生亦会弘扬本教。那时东方会出现四大国王,几有本波大臣之国王、有具宫邸之牧人之国王、有生殊胜耳之驴之国王、以人肉为食的国王,他们将会弘扬本教。这些只是莲花生大师的预言,将其归纳起来说说而已。 

 


0.07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