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象雄文明   >  考古探索

2012年,中国考古学家在离前一个遗址不远的地方挖掘另一个墓葬时,出土了一个黄金面具。古如甲木的教寺院位于西藏自治区最西端的阿里札达县。这一次的考古发现被誉为“世界上最高的考古发掘之一”,考古学家认为这一发现距今1800年,即公元3世纪。

20133271703926..jpg

图1:金面具,古如甲木寺,4 x 4厘米。于2015年由古如甲木寺堪布慈充彭措(ཚུལ་ཁྲིམས་ཕུན་ཚོགས)提供。


金面具呈正方形,长4厘米,宽4厘米。有关黄金面具特征的具体细节:“面部刻画出眼、鼻、口,并用黑色和红色颜料勾勒出轮廓。冠部和面部连接部分有成排的小孔,并用丝状物系在一起。


“至于墓葬中面具的存在意义,考古学家仝涛写道:“我们目前不清楚黄金面具的确切用途,但我们认为其基本功能是美化死者”。然而,古如甲木墓葬里的金面具并不是唯一的。2009年,在同样位于阿里札达县的曲踏墓葬发现了另一个面具大小与真人面部相仿的黄金面具和其他物品,如丝绸、铜镜、天珠、梳子和手镯。这些文物的出现表明,它们不仅是偶然出现的,而且有仪式意义,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看到。因为镜子、手镯、梳子、天珠等物品,所以有人推测该尸体应该是女性的。


教传统中,发现墓葬的地方称为琼隆(拼音:Qionglong;中文:琼鸟谷)。它被视为象雄王的都城,其统治权延伸到以冈底斯山为中心的大片领土上,冈底斯山是该地区三大宗教信仰的圣山:教、佛教和印度教。正是在琼隆,被称为王宫殿的琼隆银城——鹰谷的银色城堡坐落在这里。公元7世纪,象雄王李弥嘉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公元649年)的同代人。


据说,琼隆银城是松赞干布的妹妹萨玛噶王后居住的地方,但是当吐蕃使者金赞芒穹来看她,她正在玛旁雍湖畔悲歌。她唱的歌是关于她与象雄王的不幸婚姻。吐蕃使者被派去了解萨玛噶的情况。金赞芒穹返回赞普驾前回报:“赞蒙未有任何文书回复,如此如此唱了歌赞”。


我们从这首歌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一段政治联姻,不太完美也无子嗣。这似乎表明,她不尽人意的处境最终导致了公元643年吐蕃将一切象雄部落均收于治下。在萨玛噶唱的这首歌里,她抱怨宫殿、食物、家畜和仆人粗鲁无礼。敦煌藏文写卷P.T.1287描述了与象雄王子方面联姻结好,一方面又公开交兵征战P.T.1287还将象雄描述,暗示吐蕃赞普与象雄王之间有血缘关系。

 

象雄被吐蕃吞并后,整个西藏西部地区后来被称为阿里,意思是“吞并后金赞芒穹被任命为“岸本”,可能是总督或类似职位。在P.T.1288中,公元662年和675年,被标记为修改领土规则的年份。但是,667年象雄叛,发生了一次反对吐蕃统治的起义;这块领土于公元719年被夺回。公元724年,吐蕃对象雄的统治又进行了一次修订,这是P.T.1288最后一次提到象雄。


教的历史传统中,还有一个关于吞并的叙述,解释了为什么被称为象雄耳传的教教义在吐蕃幸存下来。人们相信琼隆银城是教圣人占巴南卡的出生地。这些只是敦煌手卷和教资料中提到的有关该地区信息的几个例子。

 

教丧葬仪式中的意象及其功能

 

在阿里墓葬中发现的金面具和其他物品可能与古文献(如敦煌手卷和后来的教文献)中发现的在丧葬仪式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物品有关,其中两个——《穆却崇迪》《迪知思质觉》将在下文中提及。

 

在巴黎国家图书馆保存的敦煌手卷中,P.T 1042在这方面尤为引人注目。玛塞尔·拉露(Marcelle Lalou)对其进行研究,在翻译成法语的同时添加了大量的注释,其研究成果《皇家殡葬中的波教仪轨》于1953年出版。


鉴于所有敦煌手卷固有的阅读困难,这部研究成果确实是一部开拓性的作品。P.T1042是敦煌稀有珍本之一,该写卷除了开头部分残缺外几乎齐全。它特别关注葬礼的仪式程序,按照等级顺序:首先是国王,然后是大臣、官员,最后是普通人。存放在坟墓里的物品特别有趣。我在这里引用一段与我们的主题相关的内容:


玛塞尔·拉露将这句话翻译成法文:“它下面是***,然后是“模拟物”。***到底是什么,目前还不得而知。另一方面,术语“****”在现代拼法中被称为“****”,在后来的教传统中,表示一种螺纹交叉结构。它至今仍被用于葬礼仪式。它是一个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线交叉结构,既代表了生者的精神,也代表了死者的灵魂。


敦煌手卷中的“说话的脸”一词很可能是指一种面具。它当然与(知道如何说话的脸)有关,这在教文本《穆却崇迪》中得到证实。

图片1.png

图2:网眼法神面相,卡尔梅·桑木丹摄 2015年


拉露把****这个短语当作是指同一个物体,有趣的是,她把它翻译成了模拟物(simularum)。她认为某种东西与死者有相似之处,这一点肯定是正确的。然而,短语******指的是两个,而不仅仅是一个物体。在我看来,这里的**一词是指与死者有相似之处的图像或面具;而术语***指死者灵魂的物质支持。换句话说,这里的**指的是一个与死者面部相似的物体,这个物体是他/她的灵魂的支撑物。这一点从后来的教丧葬仪式文本中变得很清楚,我们将在下面看到。


灵魂的“五所依或支撑物”:

 

教的葬礼仪式中,有所谓的匈卒,这是一种仪式“标志牌”,在其集合中有五个象征性物品。


(1)黄金面像(死者的)为身的“支撑物”

图片2.png

图3:赤雍仲 摄,2015年

2) 写着(死者)名字的白条为语的“支撑物”

3) 有气味的衣服为死者躯体的“支撑物”

4) 三节竹子为生命的“支撑物”

5) 镜子为心灵的“支撑物”。


以这五种支撑物作为死者的支持……”


这里提到的“身体”是指灵魂的身体,而不是死者的身体。人们相信灵魂经历痛苦和快乐就像它有一个身体。通常它被认为是无形的。


葬礼文本《迪知思质觉》,其中用“****”一词来表示第一个“所依或支撑物”,但奇怪的是,没有解释它到底是什么。然而,根据文本穆却崇迪,短语组合的一部分,如图所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网眼法神面相的名称。无疑,敦煌手卷中的“****”一词与后世教传统中的“*****”一词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有可能甚至有可能他们都提到一件事,一个黄金面具,如在墓葬中发现的一样。


总结到目前为止关于网眼法神面相的观点:在敦煌手卷中,“****”一词指的是一个与“***”无关的物体(它们单独列出,“…… ....the***,然后是“***),而在后来教传统的文本中,“****”一词的意思是“网眼法神面相”。


此外,面具可能是死者面部的图像,在葬礼仪式中作为死者灵魂的支撑而呈现。因此,这可能解释了西藏墓葬中存在金面具的原因。将****作为灵魂的支撑,目的是通过向死者展示****来检索灵魂,因为相信葬礼的执行者可以将灵魂引导到更高的极乐世界。


虽然这种想法可能是其他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但在敦煌手卷和后来的教丧葬仪式中,没有任何概念与考古学家提出的“美化死者”的想法有关。


第二个“所依或支撑物”被称为***即“带有死者姓名的白条”。

图片3.png

图4:བྱང་གཟུ་ས།

中间的人物代表死者,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咒语。


第三个“支撑物”是死者的衣服。它是用来取回死者的灵魂,但在这张照片的****中缺少这部分。


第四个“支撑物”通常是由一根竹竿做成的,竹竿有三个关节,代表死者生前的生命,照片中用来托起白条。


第五个“所依或支撑物”是一面镜子,代表死者的心灵。除了构成****的五个“支撑物“外,还有其他随葬品,如绿松石和天珠。


如上所述,考古学家们还在挖掘出的坟墓中发现了这些物品,包括镜子。这些物品的存在可能表明它们具有仪式意义,正如我们刚才讨论的仪式背景中所具有的那样。然而,之后的随葬品文本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些物品被埋葬在墓葬中。


考古学家认为墓中的尸体是一个女人,因为墓葬中有一面镜子和一把梳子。然而,在曲踏的另一座墓葬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物品,但没有迹象表明这是一座为女性修建的墓葬,而这座墓葬中的金面具不一定具有女性的外观。

 

网眼法神面相

 

这个仪式物品在教仪式中有一个特定的用法,通常与 “堆”类型的仪式有关。但它经常被曲解,被描述为“恶魔的陷阱”。在教传统中,该仪式物品的宗教象征是代表活着的心或死去的灵魂。它与任何“恶魔陷阱”的概念都没有关系。然而,对于它在教葬礼仪式中到底代表了什么,存在一些混淆。


如图所示,在敦煌手卷中,它是存放在皇家陵墓中的物品之一,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名为****的物品,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名为****的物品。


在敦煌手卷中,它被视为一个独立的随葬品,与存放在皇家陵墓中的葬品列表中它前面的物品或它后面的物品都没有关系,这一点通过重复“在它下面”一词就可以清楚地表明。在后来的教丧葬仪式上有网眼法神面相一词。表示构成****组合一部分的****类型。虽然文本《迪知思质觉》*******一行不允许我们说它指的是一种网眼法神面相。《穆却崇迪》确实说明了******指的是一种网眼法神面相。后一段文字描述了一些。


换言之,后来的教葬礼似乎忘记了*****一词的真正意义。在丧葬仪式中,短语******简单地代表一种****。如上图所示,在敦煌手卷中,网眼法神面相是一个独立的条目,与****一词的含义无关。虽然敦煌手卷使用的词语仅意味着相似的意象,但后来教传统的两个文本包含明确的词语,字面上表示一个金面具。然而,如前所述,尽管文本《迪知思质觉》并没有明确指出它所指的“黄金面”,文本《穆却崇迪》却将其视为一种十字线网眼法神面相。


注:原文标题为“The Gold Masks Found in Shang shung and the Five Supports of the Sould(rten Inga)” of the Bon Funerary Tradition”发表于才让太和次仁达瓦 主编的《青藏高原的古代文明》北京首届国际象雄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青海民族出版社,201812月,330-344.

 

# 作者简介

卡尔梅.桑木丹(Samten G·Karmay),法国巴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CNRS) 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 译者简介

供邱泽仁,女,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人,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文化和藏族女性研究。